你不知道的招募技巧!診所人才荒不再是問題!

你不知道的招募技巧!診所人才荒不再是問題

目錄|文章重點

主題分類

想收到最新醫療職涯的乾貨新知嗎?

對於正在思考從醫院體系轉職、甚至準備開立診所的你而言,「人」不僅是診所運作的基本條件,更是打造品牌與提供優質醫病體驗的核心。許多診所經營者都習慣性地將招募任務交給 104,認為那是最方便、最普遍的解法。

實際上,104 確實是目前台灣使用率較高的招募平台,他具備完整履歷欄位、應徵流程整合與面談安排等功能,對診所招募來說仍具有基礎且必要的功能性。但隨著職缺競爭日益激烈,若僅依賴上架職缺到平台,往往容易出現以下問題:

  • 開了很久的職缺,主動投遞履歷數量少得可憐
  • 收到的履歷與診所需求不符,篩選效率低
  • 嘗試聯繫投履歷者但又聯繫不上!?

這時你會問:「除了上架 104,還能怎麼找人?」

這篇文章不是要否定 104,而是從「診所招募」的角度出發,建議你以多管道策略提升曝光效率、放大職缺可見度,並透過社群與品牌經營來補足傳統平台的侷限,協助你更精準地找對人、留住人、培養人。

為什麼你的診所總是招不到理想人才?3大招募盲點大揭密!

診所使用 104 的困境,就像開刀時只使用一種器械:在某些步驟可用,但若少了其他輔助工具,整體效率就會受限。

原因一:平台侷限性:為何104已不足以應付現代診所招募需求

104 的商業邏輯來自大企業、連鎖產業與公司,強調的是大量職缺曝光與快速履歷媒合。但診所是一個高度在地化、個性化且需要高度情緒的服務場域,這樣的招募特性可能難以單靠制式履歷媒合成功。

原因二:缺乏差異化招募策略:讓應徵者無法看見診所特色的致命傷

診所徵才內容可能寫得太過簡略。用診所櫃檯為例,職缺可能與一般行政助理職缺沒有區隔,容易讓求職者誤以為這是一份初階庶務性質的工作,忽略了診所櫃台在醫療流程中扮演的角色。事實上,診所櫃台不僅需要正面面對病患情緒、協助處理客訴等現場突發狀況,具備溝通與應變能力外,有服務熱誠更佳,,細心也是關鍵點,因為櫃檯還承擔了批價、收費等。與一般辦公室行政助理有本質上的差異。若職缺說明過於籠統,可能錯失真正適合的人才,也會吸引不具備相關能力的求職者前來面試,徒增篩選與訓練成本。

原因三:忽視年輕人才的求職習慣:社群媒體才是新世代的求職主戰場

雖然 104 仍然是許多求職者慣用的找工作平台,但隨著世代變遷,尤其是 25~35 歲這一代的潛在診所櫃台與診助人才,越來越傾向從社群媒體(如 Facebook 群組、Instagram 限動、Line 社群)中獲取職缺資訊。根據台灣人力資源平台與社群行為的調查資料顯示,有高達 46% 的 20~35 歲青年在找工作時,會同時參考社群資訊與朋友推薦,而不再單靠制式平台。對於診所這類強調團隊氣氛、節奏穩定性與環境文化的職場來說,能否透過社群輔助擴散職缺可見度,將成為招募成效的強心劑!。

2個立即可行的診所招募策略!讓優質人才主動找上門!

就像進行門診診斷一樣,我們要先理解症狀來源,才能對症下藥。若招不到人是因為曝光平台不足、內容吸引力弱、網路出現負評,建議有系統地做出優化調整。

方法一:診所社群與官網主動發布職缺

診所 Facebook 粉專、Instagram、Line OA 都是極佳的「自營媒體」,不只是對病人,更能對潛在求職者產生好感。建立專屬的「我們在找夥伴」專區或限時動態,往往更具溫度與感染力。

建議內容格式:

  • 說明診所理念與環境特色(如:我們是一間重視醫病關係、節奏穩定的皮膚科診所)
  • 團隊成員介紹(拉近距離,降低陌生感)
  • 明確的職務內容、薪資範圍與福利制度
  • 讓求職者感覺「這裡不只是工作,而是一段成長旅程」

找人也是一樣,越能主動傳達文化與特色,就越能吸引理念相合的人。

善用 104 職缺頁連結,提升招募效率

建議診所可將 104 的職缺頁面分享到社群平台(如 Facebook 社團、LINE 群組、Instagram 限動等),達到以下幾個目的:

  1. 集中收履歷,提升管理效率
    將所有應徵者導向同一個 104 職缺頁,能統一處理履歷,避免從多個管道各自回覆、錯過應徵者,有助於診所經營者或人資快速篩選與聯絡。
  2. 提升曝光與品牌印象
    經由社群、熟人轉貼等方式擴散 104 職缺連結,可觸及更多潛在人才。若職缺頁內容設計清楚、照片與文案專業,也能強化診所的用人形象。


有官網或招募專頁亦可靈活導流。可在 104 職缺頁中放上連結,引導有興趣的應徵者前往,提升官網曝光與品牌專業形象。

方法二:內部推薦系統的設計與執行:如何激勵現有員工引薦優質人才

醫療人員通常有自己的小圈子與信任網絡群組等。若你有穩定的護理人員,不妨設計推薦獎金制度,鼓勵他們轉介認識的朋友或同學。

  • 推薦獎金不一定要高,但要有節點制度(如錄取且報到後發一筆、滿試用期發一筆;高階或有管理職者建議延長到滿半年發推薦獎金)
  • 可透過診所 Line 群組、晨會、內部公告鼓勵推薦

就像病人轉介紹來的病人,往往品質好、黏著度高。人員推薦也一樣,是高信任起點。

更進一步來說,診所經營者不應該只在「需要人」的時候才出現想到建立雇主品牌,而是應該把平時經營地方社團與診所形象當作長期招募策略的一環。就像醫師在社群分享醫學觀點,建立專業形象與病人信任,是長期經營的結果;診所要找到好夥伴,也需要在平時就累積可見度與好感度。平常就要多少地方社團中分享診所日常、病患回饋,或在粉專/IG 上分享或紀錄團建、聚餐、慶生等畫面,這些都能累積潛在夥伴對診所的「認同感」。

診所面試成功的關鍵:從招募到留才的全方位策略!

當你還在等人上門應徵,別人已經在建立人才池。人才池的概念,就像是診所平常持續追蹤的一群潛在病人名單,即使當下沒有立即需求,但當有空檔或機會出現時,能迅速啟動聯繫。對招募來說,經營人才池的好處在於:

  • 可以在第一時間就有名單可聯繫,減少徵才時的急迫與被動
  • 培養出熟悉診所理念與文化的人才,提升進入團隊的適應速度與穩定度
  • 降低招募成本與時間,提高招募成功率

與其每次都臨時招人、重新找人,不如平時就透過社群互動、活動參與與內容分享,慢慢吸引一群潛在對象,建立起穩定的「候選夥伴圈」。這些潛在人才即使短期內沒有立即加入,也因為對診所理念與文化熟悉,未來有機會加入時會更快適應,並提升留任率。

「診所找人」的本質,其實是品牌管理的一環。你希望什麼樣的人來加入你的團隊,就要先創造那樣的環境與文化。就如同你不會對所有病人開同一張處方,而是依照症狀與病史給予個別處置。同樣地,診所招募也要精準、個性化、有溫度。這樣的文化要能持續對外被看見,才能形成真正的吸引力與認同感。

傳統招募思維現代診所招募思維
發佈職缺、等人來經營文化、吸引價值認同的人
只寫工作內容傳遞理念、特色與發展可能
招進來再訓練找理念契合者,降低磨合成本

與其問「哪裡可以找人」,更該問:「我們診所的樣貌,有讓人想留下嗎?」

診所招募是一場關乎長期營運與價值傳遞的管理工程。從今天起,用經營品牌的方式來看待招募,才能善用平台優勢,搭配社群策略,真正找到對的人,走得更長久。

想了解如何為您的診所打造高效穩定的精英團隊?立即聯繫達特艾立,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的診所人才管理解決方案!

了解更多診所管理和經營,請參考《 診所面試革命:STAR 法則揪出真正優秀人才!》。

推薦文章

想收到最新醫療品牌/診所開業的乾貨新知嗎?

成為名醫?診所開業?連鎖體系?實現理念?

醫療商業化挑戰愈趨激烈,信念、價值如何貫徹到你的品牌與服務,建立差異化的競爭門檻?
理念與商業的平衡、職涯與工作發展,你不僅需要前輩討論,更需要專業經理人陪跑支援!

達特艾立
醫學品牌顧問

具備跨科別醫師診所行銷與營運經驗

作為品牌經理人,具備行銷、公關、經紀、廣告、電商、營運等專業能力與經驗,可以從您的品牌特色與長期規劃出發,而非在乎短期利益與效果,更能全面提供各式顧問服務,逐步完善您的品牌與商業規劃及體質。

vs 行銷公司 我們...​

結合商業規劃不盲目推銷,為你規劃商業策略與品牌策略,重視「你想要、你需要」的交集,更提醒「你不需要的」,協助你從投資到賺錢。

vs 廣告代理商 我們...

對外報價固定透明,確保聯盟成員收益,只選符合品牌調性並能長期發展的合作。

vs 經紀公司 我們...

一條龍服務,你花的,我們幫你直接賺回來!協助規劃報價,就像房地產,直接坐等收租。

vs 電商品牌 我們...

從協助分析挑選到上架、行銷、金物流規劃一條龍服務,讓你輕鬆擁有自營品牌。

讓好醫師被知道
讓好診所被看到

個人品牌、社群經營、長短影音、SEO、關鍵字廣告、營運顧問

本網站使用 Cookies 提升使用體驗與分析網站流量,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 隱私權政策

系統維護公告

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,
「達特艾立醫學品牌顧問官方網站」 將進行系統維護,於

2025/04/05(六)凌晨 00:00 AM ~ 04:00 AM

維護期間將暫停網站服務,造成不便,敬請見諒。